张宏星院长在《华医学纲目》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3-11-07  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

  欣逢华医问盛世,岐黄振兴有来人

  ——张宏星院长在《华医学纲目》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张宏星院长在《华医学纲目》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李朝龙教授,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我们朝龙教授《华医学纲目》新书发布。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体员工,对朝龙教授的新书发布表示祝贺!对各位领导的来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经验的总结,是华夏民族文化和科学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医药学植根于华夏沃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一种科学,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维,特别是,它有独特的病理观和生理观,有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尤其是他个性化的辩证论治,人性化的诊治方法,多样性的干预手段,求衡性的防治原则,天然性用药取向,以及用药比较方便,效果比较确切,价格比较适宜,令世人折服,受广大群众青睐。中国医药学这一光辉的历史,充分地折射了华夏民族,穿越五千年时空的智慧与人文根脉。作为当今世界,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传统医学,绵延数千年来的发展,经久传承不衰,大浪淘沙兴盛,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中国对人类做出三大贡献之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已经有150多个国家承认和接纳中医,而且有些国家采取立法形式,保护和确立中医的地位。由此可见,中医药已经张开拥抱世界的双臂。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与苏美的地球卫星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含入了中医药的元素,不言而喻,中医药已经插上了飞向太空的翅膀。这是中医之幸,人类之福。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过去的辉煌不代表灿烂的将来。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商品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曾经一统天下的中医药,不再是独领风骚,一枝独秀,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有时甚至处在了尴尬的地位。中医药必须与时俱进,中药必须改革创新。这是中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广大医患共同的心声。

  顺应历史的潮流,适从民意民心。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李朝龙教授抢占了医学发展的先机,瞄准中西医学闪光的结合点。领会了毛泽东主席团结新老、中西医药各部分医务工作人员,结成巩固统一战线,为创立新中国统一学派而奋斗的深刻内涵,独创非中非西的华医学。对李朝龙教授这种上下求索,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面壁十年突破图破壁,几十年以来,李朝龙教授专心致志,潜心致力于华医学的研究,以其丰富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殷实传统医学内涵和经验,融会贯通,相互兼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华医学。从理论上讲,华医学是博采众长,一元概论,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从实践中,华医学注重疗效,独辟溪径,简便验廉。充分体现了华医学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中西医的精华和特色优势,是源于中西医而又区别于中西医,是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脱颖于中西医而出的一门新型医学。是我们的朝龙教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一枝绚丽多彩的医学奇葩。就《华医学纲目》一书而言,其理论的指导性和实操可行性都很强,字里行间无一不渗透着朝龙教授冰雪悟性和聪慧才智,是一本值得一读和不可多得的好书,作为华医学理论的奠基石和实操的金科玉律(可以给点掌声,掌声)。同志们,如果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和西医组成的一个家庭,那么华医学就是中医和西医爱情的结晶(掌声)。也许还不完善,也许还有待成熟,也许没有也许。但是可以应肯定地说,这是一门全新的医学,是一个崭新的生命,是我们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相信,他一定会长大成材,造福人类的健康(掌声)!最后,我想即兴来做一首小诗来结束我的讲话:

  内经伤寒举纲目,

  大医精诚济苍生。

  欣逢华医问盛世,

  岐黄振兴有来人。

  谢谢!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