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
开学了,孩子身高又“掉队”,家长需要干预吗?医生建议...
时间:2025-02-25 来源:宣教科
开!学!啦!
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盼到神兽回归校园
家长们群里来开了花
可还没高兴几天
去到学校看到孩子们站在一起的身高差顿时又发愁
别的孩子才一个寒假,就高了一大截
自家孩子身高却没明显变化
甚至比身边的伙伴矮半个头
自家孩子是不是患上了矮小症了?需不需要打打生长激素干预?会不会有后遗症?
......
孩子身高 受哪些因素影响?
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广州新市医院)儿保科蔡戈光医生表示,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其中遗传占70%,后天占30%,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D、A等)、钙、锌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营养不良、小于胎龄儿,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21三体综合症等疾病也是导致小孩矮小的原因。
所以,孩子的身高最终定格哪个位置,除了遗传影响,还受后天运动、睡眠、治疗等多方面的影响,身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科学干预的,因此家长们要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身高变化。
怎么判断 孩子是不是矮小症?
蔡医生表示,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儿童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可诊断为矮小症。
参考“首都儿研所儿童身高标准差”,在对应年龄上身高未达到3rd的则诊断为矮小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矮都需要药物干预,有些矮是可以等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如果孩子身材矮小,偏离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较多,建议专科门诊就诊。
生长激素 到底是什么?
蔡医生解释,家长们无需不必谈“激素”色变,生长激素(hG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是出生后特别是2岁后促进生长的最主要激素。有刺激骨骺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长骨生长使人体长高,还起到调节物质代谢和能量平衡的作用。
重组生长激素已作为临床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特发性矮小、宫内生长迟缓、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疾病的主要用药。
就目前而言,重组生长激素的安全性总体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水钠潴留,良性颅内高压、脊柱侧凸、股骨头滑脱、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但总体发生率较低。但蔡医生强调家长们要合理、安全、规范用药,不能盲目追求身高而随便用药。
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孩子长高?
1、保证充足睡眠。孩子的身高发育与生长激素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在进入深度睡眠后,生长激素才会进入高峰期,所以,尽量让孩子晚上10点前入睡。
2、多运动。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快骨组织生长,有益于孩子长高。尤其建议孩子多做游泳、跳绳、投篮、摸高等有利于长高的运动。
3、营养充足。家长们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即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才能使营养既充足,又均衡。其中,钙和蛋白质的补充尤其要到位。
蔡医生提醒家长,生活中要及时记录孩子生长发育中的身高,建议每3个月测量一次孩子的身高,并做好记录。
如果发现孩子每3个月身高增长低于1.5厘米,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测骨龄、进行相关检查。